陶傑【726】歷史的重複
【吳君如】 【林敏聰】 【黃子華】 【李思捷】 【周星馳】 【黃秋生】 【李小龍】 | |
【香港書展】 【香港故事】 |
閱讀往期:陶傑【725】不可複製的傳奇
歷史會不會重複?今年多了不少人都把這個問題掛在嘴邊。
因為二○二○年爆發的肺炎瘟疫,與一九一八年西班牙流感十分相似。一九一八年西班牙流感大爆發,據統計全球有三分一的人受感染,僅美國就有六十七萬多人因西班牙流感而殞命,遠遠超過美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陣亡的人數。
二○二○年同樣如此,美國的死亡人數已經達到七萬一千零七十八人,美國一百年來參加大大小小的戰爭,將士陣亡沙場,但本土也沒有遭受如此巨大的打擊。
兩種病毒都是從動物傳播到人類,一九一八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還沒有結束,軍營密集,加速傳播和感染;同時旅遊興起,除了軍隊調遣,普通人也可以到處去,郵輪、火車旅行開始流行,無論是大西洋兩岸,還是從歐洲到中東,都淪為流感重災區。瘟疫的散播和傳染,在二○二○年更加變本加厲,幾乎全世界沒有一個角落能夠幸免。
一九一八年的時候,醫療水準遠不如當今,芝加哥一位戴爾羅賓遜醫生建議:「如果染上流感,留在家中,保持溫暖,多喝熱飲,等候症狀減輕消失。」但是,一百多年過去,人類擁有遠征太空的科技,但面對未知的病毒,依然一籌莫展,專家給世人的明智建議,依然和這位羅賓遜醫生沒有太大分別,沒有甚麼仙丹妙藥可以立即消滅病毒。
一百年前的西班牙流感的受害者,有當時的美國總統威爾遜,以及還沒有當上美國總統的羅斯福。今日則有英國首相約翰遜身先士卒,從另類角度,可見美國和英國的政治領袖,一百年來,依然不太設防。
過了一個世紀,世界有沒有所謂進步?對照這兩場大瘟疫,答案令人不是太樂觀。因為「進步」首先是一個需要定義的概念,到底何為進步?如果從科技、速度、經濟的角度衡量,進步顯而易見,但是一百年前的傳染病,許多人因為生活貧窮、環境惡劣,醫療失救、營養不良而喪命,一百年過去,同樣還是這幾個因素,令死亡率增加。
換言之,所謂「進步」談何容易。真正實質的「進步」常常是看不見的,歷史為何令人有重複之感,因為大多數人無法辨識真正重要的價值,處理真正重要的問題,才一再犯同樣的錯。